2017年国庆、中秋假日将至,全国各地群众出游热情高涨。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数据,预计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7.1亿人次。同时,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假日旅游指南》,提示游客可采取错峰出行的方式,趋冷避热赏美景。
国庆、中秋悠长假期将至,预计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7.1亿人次,一些热门景区将会重现人满为患的尴尬景况。基于此,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假日旅游指南》,提示游客错峰出行,既及时又有必要。问题是,对于“错峰出行”的建议,游客未必听得进去,受跟风蹭热心态影响,多数游客仍然会选择“趋热避冷”,导致热门景区更热、冷门景区更冷,热门景区游客爆满的情况,也在所难免。可见,不能过度依赖游客错峰出行,一些热门景区需提前做好限流预警。
众所周知,庞大且持续增长的客流量,令一些热门景区在文物保护、古建维护、游客安全等方面承受巨大压力。为此,《旅游法》规定,景区应当公布最大承载量、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要求旅游者数量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景区要提前公告并及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可见,给景区设置最大承载量,并采取限流措施,既是保障景区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不二选择。此前据媒体报道,2015年国庆期间,北京南锣鼓巷每天涌入10万多名游客,已经严重超过了“最大承载量”,虽然北京市旅游委提醒“已经不适宜游览”,但未采取干预措施。以至于,2016年进入旅游旺季后,南锣鼓巷又故伎重演,因严重“超载”,被取消3A级景区资质。
不可否认,景区限流,会有部分游客因拒绝进入而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平。然而,与景区安全和文化遗产保护相比,这暂时的不公又算得了什么?特别是,人们都知道,汽车超载是马路“第一杀手”,一旦景区“超载”,其后果会比汽车超载更严重、更可怕。如此看来,景区限流,是有科学依据的,也是一道安全底线。
故宫是我国第一个公布最大承载量、并采取限流措施的景区。自2015年6月13日起,故宫启动单日接待游客不超过8万人次的限流方案,同时全面推行实名制售票,现场散客需持身份证才能购票,旅行社团队则要全部网络预订门票。特别是,自2015年7月6日进入暑期以来,故宫博物院接待的观众量也日益攀升,屡屡逼近8万人次的限流大关。2015年7月11日14时30分,故宫首次启动了止票限流措施,在余票数量为零后现场关闭售票窗口。故宫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现场看,限流的各项措施效果良好。”
可见,景区“限流”,比游客“错峰”更重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尽早制订景区限流预警制度,根据各景区的特点和承载能力,设置一个容纳游客的上限,即“最大承载量”,一旦有景区突破这个上限,立即发出预警,并向其发出“限流令”。同时,发挥价格调节作用,通过节日涨价、平时降价等方式,去限制和分流游客量。特别是,一些相对较冷的景区,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营运模式的创新,谋划一些活动项目、游客参与性的项目以及积极的消费项目,去吸引和分流游客,扭转有的景区“撑死”、有的景区“饿死”的不良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