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旅游保险网!请 登录 | 注册
首页 保险产品 理赔服务 保险资讯 投保查询
当前位置 > 信息管理 > 保险资讯
巴马探索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新路子
发布时间:10-25

  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和“中国长寿之乡”。近年来,巴马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和长寿资源,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大力发展旅游业,让老百姓摆脱贫困、吃上旅游饭。巴马因地制宜,创新举措,围绕“党建引领、能人带动、深化改革”推动了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探索旅游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党建引领,“昔日穷窝窝”变为“旅游香馍馍”


  一是党员带头解放思想。2005年甲篆镇百马村坡纳屯3名党员认识到发展旅游才是出路,他们成立党小组,率先在自家建设农家旅馆,同时逐个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最终实现整屯重建新村,打造集“食、住、行、养、乐”于一体的农家乐养生旅馆。


  二是支部引领创建机制。为了更好地发展管理村里的旅游事业,村党支部发动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引进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全屯农家旅馆;发起建立了“支部+理事会+协会”共商机制,形成“支部引领、协会协调、企业带动、群众参与”运行模式;理事会监督村务管理,推行群众自治;协会协调产业发展、引导行业自律,形成协会协调组织、群众积极参与的产业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党支部谋事、理事会议事、群众大会定事、党员带头干事”的良好格局。


  三是优化党建管理方式。随着养生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村里,为了更好管理村里社会秩序,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建立“候鸟人”党小组。“候鸟人”党小组积极参与村级公共服务,将旅居党员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到村里,旅游环境和社会治理得到很大改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屯现有农家旅馆62家,月接待游客2500人次以上,年户均增收2.4万元。村民从事住宿餐饮服务,年户均增收1万元。土地流转90亩,户均增收0.2万元。坡纳屯从2005年无游客到2018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年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不足2000元增长到2018年2.2万元。如今的坡纳,已成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广西休闲农业“十佳名村”“中国特色村”“广西四星级旅游区”。成功创建党建促旅游脱贫“坡纳模式”,并在全县28个村屯推广,辐射带动57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能人带动,让旅游景点成为脱贫致富的“共享资源”


  充分发掘“家门口的金山银山”,通过引进企业或当地能人带动等方式,投入开发景区景点,打造集特色旅游、特色小吃、特色农家旅馆、特色农产品和旅游商品销售于一体的“共享山庄”,让周边群众家里的土地升值,实现家门口就业、坐在家里有收益,形成“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红利。


  一是在建设中获利增收。如赐福湖国际长寿养生度假小镇、巴马命河—水晶宫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巴马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和华昱百魔洞度假区等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旅游项目,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房屋资产入股分红、门票分红等方式参与建设,共同发展实现增收。项目竣工后将辐射带动4个乡镇约4800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22100多人。


  二是入股分红收益增收。如仁寿文化源景区,让平林村当地40多户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共同发展,项目运营后村民可以占10%的股份参与分红,构建了“公司+股民”的联合经营模式。景区2012年开始运营至今,每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以上。2018年,入股村民分红6万元,敢烟屯贫困群众实现全部脱贫。


  三是务工就业增收。如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梦•巴马》有150余名演职人员,其中80多人是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那桃乡平林村敢烟屯群众在仁寿文化源景区务工,人均工资1500元。此外,还有很多群众在百魔洞、水晶宫、百鸟岩等景区工作,人均月工资2200元以上。


  四是群众自主经营增收。在能人带动下,那桃乡平林村45户贫困户自主经营开设“仁寿乡舍”农家旅馆,日均接待游客达180多人次,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旅游与精准扶贫实现了互促共进。此外,在水晶宫、百魔洞、百鸟岩、坡纳度假村、长寿岛、活泉等景区景点,景区周边农民通过特色小吃、农产品销售、旅游商品销售等商业实现增收。


  深化改革,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惠及更多贫困群众


  2017年巴马被列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巴马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目标,积极探索走出一条贫困地区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理念引领,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秉持全域旅游理念,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努力推动国旅区由单一景区景点的观光旅游向融合大健康的康养旅游转变,把国旅区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浓郁康养氛围的国际性、复合性、全天候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空间上从景区景点向全域转变,内容上从观光旅游向康养旅游转变,通过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提升长寿养生品牌品质。


  二是规划先行,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探索从“多规分立”走向以全域旅游规划引领的“多规合一”,委托中国建筑设计院编制“多规合一”规划,将《巴马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设计》与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城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有机融合,绘制巴马县域空间信息与旅游资源“一张蓝图”。


  三是管理优化,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品质。整合行政资源,建立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显增强综合协调能力、监管执法能力、项目服务能力。创新监管机制,建立“旅游物价巡查大队”“旅游食品安全巡查大队”等多机构共同组成的“1+4+N”的旅游市场监管模式。强化品牌管理,主动改变自己,铸造内在品质;通过举办“巴马论坛”、巴马文旅论坛、长寿文化旅游节,不断提升寿乡巴马形象。


  四是融资支持,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构建“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三位一体的投融资模式,成立了市属国有企业“巴投集团”,加强与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创新融资方式。在金融支持下,县城及全县景区交通路网得到全面提质改造,巴马旅游集散中心、星级旅游厕所、河湖连通工程等一批项目快速推进。


  五是系统谋划,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健康食品、健康服务、健康科技三个核心业态,着重发展天然饮用水、长寿食品、健康医养、精品体育、会议会展、生物科技、特色医药等七大产业领域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充分利用长寿养生旅游带动,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旅游,发展富硒农作物、香猪、火麻、山茶油、特色水果等健康食品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实力雄厚的旅游企业进驻巴马投资高端旅游项目。当前,赐福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康养旅游综合体、特色小镇等一批高品质旅游目的地启动建设,自驾车、房车、高端民宿、水疗等新型旅游业态不断入驻,定向越野、徒步、马拉松、铁人三项赛等精品体育旅游赛事陆续举办。加大旅游扶贫力度,推动“农、医、养、文、游”结合,发展长寿养生旅游和生态休闲农业,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百姓富、生态美。引导景区周边农民发展特色小吃、特色民宿、非遗文化展演、农产品销售、旅游商品销售等,带动3.68万名农民吃上“旅游饭”,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全县老百姓脱贫致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成都倚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蜀ICP备09028310号-1
Copyright © 2010 - 2024 517旅游保险网 版权所有
本平台产品由深圳慧择保险经纪、上海盛元保险代理、明亚保险经纪、泛华世纪保险销售等经代公司提供投保链接,由人寿、美亚、人保、平安、 太平洋、史带、大众、中意、现代、安联、太平、前海、大地、泰康、利宝等保险公司承保,一应保险保全服务、理赔协助由相应经代公司提供。
在 线 咨 询
在线客服
微信扫码投保
工作日9:00-18:00